在近期召开的第13届亚洲炎症性肠病协会(AOCC 2025)年会上,伊曲莫德的全球4年安全性随访数据正式公布。而在2024年12月,该药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受理,适应症为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(UC)。伊曲莫德即将惠及中国大陆的炎症性肠病(IBD)患者,接下来,我们就一同了解它的疗效与安全性表现。
一、伊曲莫德
伊曲莫德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鞘氨醇-1-磷酸(S1P)受体调节剂,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S1P受体亚型1、4和5,可将活化的淋巴细胞隔离在淋巴结中,导致血液循环中加剧炎症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,从源头阻止淋巴细胞迁移至肠道,减少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浸润,从而减轻肠道炎症,达到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目的。
伊曲莫德目前已在美国、欧盟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英国、瑞士、以色列、新加坡、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获批上市,并获得美国胃肠病学会(ACG)2025最新成人溃疡性结肠炎(UC)指南的一线治疗推荐。
ACG建议1:对于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(UC)患者,推荐使用S1P受体调节剂奥扎莫德和伊曲莫德进行缓解诱导治疗(强烈推荐,证据质量中);
ACG建议2:对于使用奥扎莫德或伊曲莫德这两种S1P受体调节剂诱导缓解后的患者,相较于停止治疗,推荐继续使用这两种药物进行缓解维持治疗(强烈推荐,证据质量中)。
ACG指南中提及的奥扎莫德已在国内获批上市,但其获批适应症为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,具体涵盖临床孤立综合征、复发-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及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。值得注意的是,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信息显示,该药有两项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,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(CD)。
二、伊曲莫德的Ⅲ期临床数据
在全球开展的两项随机、多中心、双盲、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中,包括ELEVATE UC 12(诱导期)和ELEVATE UC 52 (维持期),评估了伊曲莫德在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(UC)患者中的疗效。
ELEVATE UC 12和ELEVATE UC 52 分别纳入354例、433例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且至少一种常规治疗(如5-ASA、激素、生物制剂)无效或不耐受的成人患者。在诱导期,患者每日口服伊曲莫德2mg或安慰剂,持续12周;在维持期,采用“贯穿式治疗”,患者继续原剂量治疗至52周。
疗效相关数据:
ELEVATE UC 12研究:接受伊曲莫德治疗的患者在12周的临床缓解率为25%(vs. 15%),内窥镜改善率为31%(vs. 19%);
ELEVATE UC 52研究:在12周和52周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27%(vs. 7%)、32%(vs. 7%),在12周的内窥镜改善率为35%(vs. 14%),症状缓解为46%(vs. 21%);
在孤立性直肠炎亚组中,接受伊曲莫德治疗的患者在12周的临床缓解率达到43.2%(vs. 13.6%);
在生物制剂经治亚组中,疗效低于未使用生物制剂者,但仍显著优于安慰剂。
在疗效方面,伊曲莫德显著提高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(UC)患者的临床缓解和内镜改善率,在亚组分析中,对孤立性直肠炎和未使用生物制剂患者的疗效更显著。
安全性相关数据:
ELEVATE UC 12和ELEVATE UC 52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7%(vs. 47%)、71%(vs. 56%),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溃疡性结肠炎恶化或溃疡性结肠炎发作、贫血、头痛、恶心;严重不良事件分别为6%(vs. 2%)、7%(vs. 6%)。
ELEVATE UC 12和ELEVATE UC 52研究中比较关注的不良事件数据:
不良事件导致停药分别出现13例(vs. 1例)、12例(vs. 7例);
严重感染分别出现0例(vs. 0例)、3例(vs. 5例);
带状疱疹感染分别出现0例(vs. 2例)、2例(vs.0例);
窦性心动过缓分别出现4例、0例,安慰剂组0例;
房室传导阻滞分别出现1例、1例,安慰剂组0例;
黄斑水肿分别出现1例、1例,安慰剂组0例;
无死亡或恶性肿瘤报道。
在安全性方面,52周治疗期间,伊曲莫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虽高于安慰剂组,但严重不良事件罕见。
三、4年安全性随访数据
近日,在AOCC 2025大会中,公布了伊曲莫德的4年安全性随访数据,研究共纳入1196例患者,随访时间为1619.5人年,最长随访时间约4年。
研究数据结果:
伊曲莫德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.63每人年,即在观察期内,平均每1名患者经过1年的治疗或随访,发生不良事件的次数为1.63次;
严重感染发生率为1.02每100人年(vs. 4.67每100人年);
带状疱疹感染发生率为0.68每100人年(vs. 1.66每100人年);
无感染不良事件导致停药;
心动过缓、房室传导阻滞、黄斑变性发生率<2.5每100人年,低于之前汇总分析的发生率。
4年安全性随访数据显示,长期治疗仍能保持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,不良事件多为轻中度,心血管和眼科风险需监测但发生率低。
详情用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获取更多药品说明书、药品价格、药品副作用、服用方法等资讯。